标签归档:GR

旧审美随一代人老去而势微

上一篇边缘样本一发布,我打开消息,GR4怎地也发布了?这也太巧合了,本来想着马上就感慨一下,然而忙的飞起,就放下了……大疆X2D第二代也发售了,真是热闹非凡。

GR4把曝光补偿按钮弄回来了,我曾经很喜欢GR2的按键布局,奈何GR3位了增大屏幕取消了这个按键。GR4加回来真是有点儿手痒。然而价格又再次自我突破,GR3的发售价我记得在6500人民币左右,如今GR4自信的定到了8999。据说还要加价才能买到。还是算了吧,加价货绝不碰。

防抖从3轴变成了5轴,不知道GR4是否解决了增加防抖以后造成的携带和握持手感不佳问题?那感觉就像带了半瓶水,稀里哗啦的。应该大概率不会,目前除我以外我看没人吐槽3代增加防抖后手感不及GR2的问题。这机器不拍视频,真不知道防抖有啥用。另外机身和屏幕尺寸维持GR3的参数不变,应该很难再达到接近GR2的手感

GR系列过于火热了,不知道青年男女为啥这么喜欢这部机器,毕竟28mm对于不少人还是有很大的限制,手机的双摄已经普及,旗舰手机还有三摄和潜望式变焦,GR在这方面毫无优势。极致便携、开机速度和友好的滤镜可能是俘获众多年轻人的原因吧。原来我喜欢用GR2的正片模式,反而从来不用那会儿流行的高对比度黑白。目前还没发现任何一部相机的某一个预设可以满足我的全部需求,所以最终出片我都会用RAW格式调整后再生成。

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全民摄影,年轻一代受到的美学教育和熏陶远比前辈们更好,这应该也是目前文艺风流行的原因吧。也许再过些年,更年轻的一代人审美会有更多元的风格,相机的流行趋势会随之改变。旧风格随一代人老去而势微,新调调由正年轻的人重塑。

进进出出 Ricoh GR总有让人放不下的理由

我对于摄影的兴趣和对器材的好奇,一切都起源于一次偶然,是理光GRD阴差阳错的把我带上了摄影这条路。2007年的摄影之友杂志上,我记得那一期应该是白色封面,有一篇理光GRD的推广文章,专门评测了第一款理光以GR命名的数码相机GRD,意思是GR Digital。那时候我只摸过胶片单反、傻瓜相机和小DC,对摄影和相机根本没有概念,更不知道Ricoh GR的历史,但GRD的外形美感、设计理念深深的震撼了我,这台相机是有魔力的,自此我就开启了对摄影器材和摄影技巧的痴迷关注和疯狂学习。可以说,我对GR的好奇让我和摄影结缘,从此我对摄影和相机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。

彼时的GRD还是小DC的底子,1/1.6左右的CMOS,囊中羞涩的我并没有直接选择GRD,而是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数码化的GR。期间我从数码单反开始了我的数码摄影,也使用了无数的数码单反、微单,胶片相机,理光甚至还出了一款模块化相机,但我始终忘不了GRD。

随着GR的横空出世,理光终于为GR换上了APS-C规格的大型CMOS,但好像缺失了手机互联还是什么功能,我记不太清楚了,总之让我觉得很遗憾,直到GR II补全了这个功能,我果断下手买了一台。这台机身是我用起来最顺手的设备,单手操作没有任何机器能比它更好。这台机器陪我南来北往,我用它拍下了很多难忘的瞬间,唯一的缺点是1600万左右的像素,略显不足。但对于我来说,也完全够用了,那时的我已经可以做到几乎不裁切出片。GR II优秀的体验也无限拉高了我对GR III的期待,GR III的传闻一出,我立刻卖掉了GR II,坐等新机。但新机更大的屏幕和防抖加持,牺牲了GR的手感和操控性能,价格也从二代4000多人民币飙涨到6000多。对我来说,增大屏幕尺寸和增加防抖大可不必,28mm的镜头和一个几乎无震动的快门结构,况且几乎很少有人用它拍视频,那何必要增加一个防抖呢?防抖让机身在持握时不停地晃荡,非常影响手感。更大的屏幕让拇指无处安放,也牺牲掉了物理的“+-”按钮,原本可以单手进行的放大操作,也必须通过触控屏幕了,实在是遗憾。但卖掉了就是卖掉了,我也没有再把GR II买回来,而是购买使用了一阵GR III以后也卖掉了,专注使用徕卡M和索尼的设备。

我时常还会怀念起拥有GR II和GR III的日子,甚至有冲动再把他们买回来,毕竟轻巧的机身、极速的开机、极致的单手操控,这些是无可替代的。

聊器材,最后还是列一下我实际使用后的主观感受,给各位做参考。

GR、GR II、GR III的优点:

  1. 体积小、重量轻与操控好的极致融合体,无负担的高画质随身机,无可替代。
  2. 开机速度极快,快到无感,很有利于抓拍。
  3. 有预设焦距的手动对焦,28mm很容易超焦距,可以做到免对焦直接拍。
  4. APS-C画幅,画质可接受,比我小的没我强,比我强的没我小。
  5. 新出了40mm版本的GR IIIx,镜头选择更多样。但焦距见仁见智吧,我是觉得40mm比28mm使用面更窄一点,主要是室内拍比较受限。

缺点:

  1. 对焦差。我认为这是一味用微单的方式使用它得出的结论。我并不感觉差,对一个差不多距离的高反差物体就行,28mm的景深很宽泛。
  2. 续航差。还是因人而异,我买的备用电池都没拆封,一块电池根本用不完,从没觉得电池差,极有可能是我拍的少的原因。
  3. 镜头进灰。用的时候挂脖子上,不用的时候放个干净小包或者布袋存放,能极大减少进灰几率。放裤兜、大衣兜肯定容易进灰。
  4. 涨价、溢价。7000多还不好买,很疯狂。我卖的太早了,现在卖二手都比我当时新购价格高,真是太遗憾了。
  5. 成了网红机。成为网红机容易把这个设备适合拍什么标签化,以及使用者的身份标签化,而且也是涨价、缺货的主要原因。决定照相机怎么用的,应该是人。

Ricoh GR II 拍摄